曾国藩语录

将来不迎,当下不杂,过往不念

倚天照海花无数,流水高山心自知

利可共而不可独,谋可寡而不可众;独利则败,众谋则泄

久利之事勿为,中争之地无望

惟正己可以化人,唯尽己可以服人

说人之短,乃护己之短。夸己之长,乃忌人之长。皆由存心不厚,识量太狭耳。能去此弊,可以进德,可以远怨。

天下古今之庸人,皆以一惰字致败;天下古今之才人,皆以一傲字致败

勿以小恶弃人大美,勿以小怨忘人大恩

清高太过则伤仁,和顺太过则伤义,是以贵中道

迎好胜人者,必无胜人处,能胜人,自不居胜

家勤则兴,人勤则俭,永不贫贱

家败离不得个奢字,人败离不得个逸字,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

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,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,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,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,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

不贪财,不失信,不自是,有此三省,自然人皆敬重

不思,故有惑;不求,故无得;不问,故不知

士有三不斗:毋与君子斗名,毋与小人斗利,毋与天地斗巧

观人四法:讲信用、无官气、有条理、少大话

君子之立志也,有民胞物与之量,有内圣外王之业,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,不愧为天地之完人

善观人者观己,善观己者观心

凡办大事,以识为主,以才为辅;凡成大事,人谋居半,天意居半。

立身之道,内刚外柔;肥家之道,上逊下顺。不和不可以接物,不严不可以驭下。

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,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;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,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。

士人读书,第一要有志,第二要有识,第三要有恒。有志,则断不甘为下流。有识,则知学问无尽,不敢以一得自足;如河伯之观海,如井蛙之窥天,皆无见识也。有恒,则断无不成之事。此三者缺一不可。

凡人做一事,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,首尾不懈,不可见异思迁,做这样,想那样,坐这山,望那山。人而无恒,终身一无所成。

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,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

人生有可为之事,也有不可为之事。可为之事,当尽力为之,此谓尽性;不可为之事,当尽心从之,此谓知命。

古来豪杰,吾家祖父教人,以“懦弱无刚”四字为大耻,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。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,最易暗销锐气。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,此是过人之处,更宜从此加功。

胸襟广大,宜从“平”“淡”二字用功,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,功名之际须看得淡,庶几胸怀日阔。

轻财足以聚人,侓己足以服人,量宽足以得人,身先足以率人

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,小处下手

少年经不得顺境,中年经不得闲境,晚年经不得逆境

治生不求富,读书不求官,修德不求报,为文不求传,譬如饮酒不醉,陶然有余欢,中含不尽意,欲辨已忘言

坚其志,苦其心,劳其力,事无大小,必有所成

太柔则靡,太刚则折;刚自柔出,柔能克刚

与多疑人共事,事必不成;与好利人共事,己必受累。

劝人不可指其过,须先美其长。人喜则语言易入,怒则语言难入,怒胜私故也。

人该省事,不该怕事。人该脱俗,不可矫俗。不该顺时,不可趋时。

行事不可任心,说话不可任口

人之气质,由于天生,本难改变,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

知足天地宽,贪得宇宙隘

受不得穷,立不得品,受不得屈,做不得事

千秋邈矣独留我,百战归来再读书

功不独居,过不推诿

慎独则心安,主敬则身强,求仁则人悦,习劳则神钦

世间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

勤俭节约,未有不兴,骄奢倦怠,未有不败

聪明外露者德薄,词华太盛者福浅

但行耕耘,莫问收获

先静之,再思之,五六分把握即做之

居高位者,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

人生莫惧少年贫

受挫受辱之时,务须咬牙励志,蓄其气而长其智

以爱妻子之心事亲,则无往而不孝。以责人之心责己,则寡过。以恕己之心恕人,则全交。

天道忌巧,谦退不争,不伎不求

尖酸语称快一时,当之者终身怨恨

君子但尽人事,不计天命,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

用功譬若掘井,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,何若老守一井,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

越自尊大,越见器小

久视则熟字不识,注视则静物若动,乃知蓄疑者乱真,过思者迷正应

自立立人,自达达人,莫问收获,但问耕耘

知而不行,只是未知

志之所向,金石为开,谁能御之?

读书不二:一书未完,不看他书

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,能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,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

人心能静,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。不静则燕居闲暇,亦憧憧亦靡宁。静在心,不在境。

身体虽弱,却不过于爱惜;精神越是用还越精神;阳气越提越盛;每天做事越多,晚上睡觉时越快活。如果存一个爱惜精神的念头,想进又想退,奄奄没有中气,决难成事。

千古圣贤豪杰,既奸雄欲有立志者,不外乎一个“勤”字。

心至苦,事至盛也

集众人之私,成天下之公

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,打得通的,便是好汉

立身之道,内刚外柔;肥家之道,上逊下顺。不和不可以接物,不严不可以驭下。

凡事留余地,雅量能容人

寡言者可以杜忌,寡行者可以藏拙,寡智者可以习静,寡能者可以节劳

举止端庄,言不妄发

能甘淡泊,便有几分真学问

失意事来,治之以忍,方不为失意所苦。快心事来,处之以淡,方不为快心所惑。

求静是初学收心之法,若只在静上用工,久之习成骄惰,遇事便不可耐。孟子四十不动心,正是从人情物理是非毁誉中磨炼出来,到得无动非静,乃真静矣。

遇棘手之际,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

百端拂逆之时,只有逆来顺受之法

养活一团春意思,撑起两根穷骨头

凡事皆贵专。求师不专,则受益也不入;求友不专,而博爱而不亲。心有所专宗,而博观他途,以扩其识,亦无不可。无所专宗,而见异思迁,此眩彼夺,而大不可。

盘根错节,可以验我之才;波流风靡,可以验我之操;艰难险阻,可以验我之思;震撼折衡,可以验我之力;含垢忍辱,可以验我之节。

事以急败,思因缓得

省事是清心之法,读书是省事之法

大抵浮生若梦,姑且此处销魂

花言巧语取悦人,只是扰乱了自己

无恒者,见异思迁也,欲求长进难矣

百种弊病,皆从懒生,懒则弛缓,弛缓则治人不严,而趣功不敏,一处迟则百处懈矣

人若一味见人不是,则到处可憎,终日落嗔

自修之道,莫难于养心

和可消人怨,忍足退灾星

决不可存苟且心,决不可做偷薄事,决不可学轻狂态,决不可做惫赖人

精神越用就越多,阳气越提就越盛。每天做的事情越多,晚上睡眠就越轻松。

打掉牙和血吞

少睡多做,一人之生气

世事变化反复,往往出乎意想之外。所谓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不饱历事故,焉知局中之艰难哉!

事事顺吾意而言者,此小人也,急宜远之

君子能扶人之危,周人之急,固是美事,能不自夸,则善矣

吾人只有进德、修业两事靠得住。进德,则孝弟仁义是也;修业,则诗文作子是也。此二者由我做主,得尺则我之尺也,得寸则我之寸也。至于功名富贵,悉由命定,丝毫不能做主。

端庄厚重是贵相,谦卑含容是贵相;事有归著是富相,心存济物是富相

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,有所为有所利而成者居半,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半

薄福之人过享其福,必有忽然之祸。贯贫之人不安其贫,必有意外之忧。

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:曰长傲,曰多言

放开手,使开胆,不复瞻前顾后

常沉静,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

兄弟和,虽穷氓小户必兴,兄弟不和,虽世家宦族必败

何必择地?何必择时?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!

神正其人正,神邪其人奸

勤于邦,俭于家,言忠信,行笃敬

吾观乡里贫家儿女,愈看得贱愈易长大,富户儿女,愈看得娇愈难成器

古之人修身以避名,今之人饰己以要誉。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,今人见小利而易守。

爵禄可以荣其身,而不可以荣其心。文章可以文其身,而不可以文其行。

好便宜不可与共财,狐疑者不可与共事

一国有一国之气,一家有一家之气,一身有一身之气,元气者,生气也。能养生气,则日趋于盛矣。

农果力耕,虽有饥馑,必有丰年;商果积货,虽有壅滞,必有通时。

受非分之情,恐办非分之事

大凡人之自诩智识,多由阅历太少

世间极占地位的,是读书一著。然读书占地位,在人品上,不在势位上。